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文章
2025-919
在當今科研與藥物研發并重的時代,探索分子間相互作用已成為眾多研究者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無論是蛋白-蛋白、蛋白-DNA還是蛋白-RNA互作,可靠的研究手段對推進科學發現與藥物開發至關重要。然而,傳統方法如酵母雙雜交假陽性率高、Co-IP難以證明直接作用、FRET成本高昂,均存在明顯局限。是否存在一種高效、精準且可定量分析分子互作的技術?隨著《中國藥典2020版》將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PR)正式納入,這一方法正逐漸走入科研與工業應用的視野。1.為何SPR技術在分子互作研究中脫穎...
查看更多
2025-918
蛋白質的泛素化修飾在真核細胞的生命進程中扮演核心角色。Cullin-RINGE3泛素連接酶(CRLs)作為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哺乳動物細胞內最大的E3酶家族,負責特異性識別、泛素化并降解底物蛋白,從而精密調控多種生理過程。CRL3作為其中一類重要亞型,特異性地利用BTB結構域蛋白作為底物適配子。人類基因組編碼超過180種BTB蛋白,CRL3復合物廣泛參與糖脂代謝、癌癥發生、細胞周期及發育等重要生物學事件。然而,由于CRL3結構復雜,其分子架構與催化...
查看更多
2025-917
1.如何開發高選擇性去泛素化酶(DUB)化學探針?去泛素化酶(DUBs)在細胞內負責移除蛋白質上的泛素修飾,在病毒感染、神經退行性疾病及癌癥等多種病理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是具潛力的治療靶點。人類基因組編碼約100種DUB,然而目前缺乏能夠特異性識別并表征其活性的化學工具,限制了在生理與病理條件下對其功能的研究。盡管商品化的廣譜熒光底物(如C端泛素序列或熒光標記泛素分子)已廣泛應用于DUB的生化分析,但仍亟需開發能夠針對單個DUB的高選擇性探針。2.如何利用非天然氨基酸篩選DU...
查看更多
2025-916
1.如何通過生物正交化學實現PROTAC前藥的精準靶向激活?蛋白質降解技術(PROTAC)借助細胞內天然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目標蛋白的特異性降解,已成為新藥研發領域的重要策略。然而,傳統PROTAC分子在體內應用中仍面臨脫靶毒性、組織非特異性分布以及由過度活化引起的非預期蛋白降解等問題,嚴重限制其臨床轉化潛力。針對上述挑戰,發表于《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型“生物正交前藥”策略。該研究設計了一類基于逆...
查看更多
2025-915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FibroblastGrowthFactor-1,FGF-1)是FGF家族中的重要成員,以其廣泛生物學功能和潛在治療應用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自然)資助的熱點領域。FGF-1作為一種多效性細胞因子,參與細胞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和組織修復等關鍵過程,其在疾病機制和臨床轉化中的研究正日益深入。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編輯和再生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FGF-1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其在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核心作用,還推動了新型藥物開發和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