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文章
2025-1016
一.海洋中隱藏著怎樣的抗癌寶藏?1986年,日本科學家從大田軟海綿中分離得到軟海綿素B,這個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聚醚大環內酯化合物立即引起科學界關注。其分子結構包含32個手性中心,意味著存在超過40億種可能的立體異構體。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該化合物展現出較強的體外抗腫瘤活性,其作用機制雖與微管蛋白抑制劑類似,但在結合位點和作用方式上有特色。然而,天然提取的軟海綿素B面臨嚴重的供給瓶頸。每噸海綿僅能提取約400毫克化合物,而臨床研究需要10克以上。這個供給難題...
查看更多
2025-1015
一、什么是ADC藥物?其面臨的核心挑戰是什么?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是一類通過化學連接子將特異性抗體與高活性細胞毒性藥物(Payload)共價結合而成的靶向治療藥物。ADC的設計理念在于利用抗體的靶向性,將細胞毒性藥物精準遞送至腫瘤細胞,從而提高治療指數(TherapeuticIndex,TI),并減輕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款ADC藥物獲批準上市,另有超過900種ADC候選藥物處于不同研發階段,主要集中于血液...
查看更多
2025-1014
一、ADC藥物的發展脈絡與核心構成如何?20世紀初,PaulEhrlich提出“魔法”概念,設想將治療劑特異性遞送至病灶部位。一個世紀后,這一愿景通過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ADC)得以實現。ADC由三大核心元件構成:特異性靶向腫瘤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可裂解或不可裂解的連接子(linker)、以及高效細胞毒性載荷(payload)。這種精巧設計既保留了抗體的靶向能力,又通過化學偶聯引入強效小分子毒素,在提高抗腫瘤活性的同時顯著降低系統性毒...
查看更多
2025-1013
一、ADC藥物的精準治療理念如何實現?抗體偶聯藥物(ADC)代表了一種創新的靶向治療策略,其核心設計理念是通過精確遞送機制將高細胞毒性藥物選擇性地輸送至腫瘤細胞。從藥理學角度而言,ADC可被視為一種"智能前藥"系統,在循環血液中保持穩定的非活性狀態,最大限度地減少系統性毒性,而在腫瘤微環境中被特異性激活,釋放高效細胞毒性載荷,從而實現精準殺傷。ADC的成功開發依賴于單克隆抗體、連接子和有效載荷三個關鍵組分的精密配合。其中,單克隆抗體負責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特異性抗原,實現靶向定位...
查看更多
2025-1011
一、Payload如何成為ADC藥物發揮腫瘤殺傷作用的核心?抗體偶聯藥物(ADC)作為一種精準靶向的生物治療藥物,其核心價值在于能夠將高效細胞毒性藥物特異性遞送至腫瘤細胞。在這一精巧的分子設計中,有效載荷(Payload)承擔著最終殺傷腫瘤細胞的關鍵任務,其性能直接影響ADC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ADC可被視為一種"智能前藥"系統,在血液循環中保持穩定狀態,僅在到達腫瘤組織后才被激活釋放活性Payload,從而實現精準殺傷。Payload的演進歷程體現了ADC技術的發展脈絡。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