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文章
2025-88
在臨床診療中,血栓性疾病因其高致殘率與致死率備受關注。傳統的凝血檢測(如PT、APTT、D二聚體)雖能反映部分凝血功能異常,卻難以精準捕捉血栓形成的動態過程。近年來,血栓四項(TAT、PIC、TM、tPAI·C)作為新一代生物標志物,通過監測凝血-纖溶系統的關鍵環節,為血栓風險評估、疾病分期及療效監測提供了全新視角。一、血栓四項的生物學角色與臨床價值1.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核心功能:直接反映凝血酶活性,標志凝血系統激活的起始階段。臨床意義:DIC診斷:在彌散性血管...
查看更多
2025-88
BTK蛋白,全稱為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ruton’sTyrosineKinase),是一種非受體型酪氨酸激酶,屬于TE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它在B細胞的發育和信號傳導中起著關鍵作用。蛋白結構:BTK由776個氨基酸組成,包含多個功能結構域,從N端到C端依次為PH(pleckstrinhomology)結構域、TH(Techomology)結構域、SH3(Srchomology3)結構域、SH2(Srchomology2)結構域和激酶結構域(SH1)。PH結構域:能特異性結合磷...
查看更多
2025-87
生長激素(GH)、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構成GH-IGF軸的核心,共同調控生長發育、代謝及細胞功能。GH-IGF軸GH-IGF軸是調控人體生長、代謝及組織修復的核心內分泌系統,由生長激素(GH)、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及其結合蛋白(如IGFBP-3)構成。GH由垂體前葉分泌,受下丘腦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和生長抑素的雙向調控,呈脈沖式釋放(夜間深睡眠期分泌量占全天70%以上)。GH通過結合肝細胞膜上的...
查看更多
2025-87
在生命科學的璀璨星空中,綠色熒光蛋白(GFP)堪稱最耀眼的“科學燈塔”。這種源于深海海葵的神奇蛋白,憑借自帶的熒光魔法,讓科學家擁有了直視細胞內部的“透視眼”。從1962年初識廬山真面目,到如今衍生出繽紛多彩的熒光家族,GFP的進化史既是一部技術革新史,更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里程碑。一、深海尋光:GFP的前世今生1962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在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的研究中,捕捉到那抹神秘的綠光——一種能在紫外光下自發熒光的蛋白質,GFP就此揭開面紗。1994年,MartinCha...
查看更多
2025-86
在生命科學的微觀世界里,磷酸化修飾就像一把神奇的“分子鑰匙”,悄無聲息地掌控著細胞的各種活動。從細胞的誕生、生長,到應對外界刺激,再到最終的凋亡,磷酸化修飾無處不在,它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讓我們一同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一、磷酸化修飾的發現:從偶然到必然的科學探索1883年,德國化學家奧洛夫?哈馬斯滕(OlofHammarsten)在研究乳汁中的酪蛋白時,意外發現其中含有磷元素,這一偶然發現拉開了人類探索磷酸化修飾的序幕。不過,當時他并未意識到這個發現的重大意義。直到1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