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受體是細胞膜上的一種重要分子,參與細胞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信號傳遞。通過接收外界信號分子(如激素、神經遞質或生長因子),并將這些信號轉導到細胞內部,從而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廣泛存在于多種生物體內,包括人類、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它們在許多生理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調節免疫反應、神經傳導、內分泌調節、細胞生長與分化等。

1.信號傳遞:通過與外部信號分子的結合,觸發細胞內的信號傳導通路。例如,GPCRs通過與G蛋白結合,激活下游的酶系統或離子通道,產生細胞內的二次信號(如cAMP、Ca²?等)。
2.調節基因表達:許多細胞內受體(如類固醇激素受體、核受體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調控基因的轉錄,從而影響細胞的代謝、增殖、分化等過程。
3.細胞相互作用:還參與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尤其在免疫反應中尤為重要。免疫系統的T細胞受體(TCR)和B細胞受體(BCR)能夠識別外界的抗原并啟動免疫應答。
4.調節細胞生長與分化:許多受體在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等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生長因子受體通過激活細胞周期調控因子,促進細胞增殖。
5.神經信號傳導:神經系統中的許多受體,如NMDA受體、GABA受體、乙酰膽堿受體等,負責神經信號的傳遞和調節。它們對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與疾病的關系:
1.癌癥:許多腫瘤細胞表面或細胞內的受體表達異常,可能導致細胞增殖失控。例如,HER2受體過度表達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靶向這些受體的藥物(如赫賽汀)被廣泛應用于癌癥治療。
2.代謝疾病:胰島素受體和腎上腺素受體等在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受體的功能異常可能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
3.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往往伴隨神經遞質受體功能的改變。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多出現多巴胺受體的功能下降。
4.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的受體功能失調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例如,T細胞受體或B細胞受體的異常可能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蛋白受體的研究與應用:
1.靶向藥物開發:許多現代藥物通過靶向受體來治療疾病。例如,許多抗癌藥物通過靶向腫瘤相關受體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免疫抑制劑則通過調節免疫受體的活性來治療免疫系統疾病。
2.疫苗研發:通過研究免疫受體,科學家能夠開發出更為有效的疫苗。例如,mRNA疫苗通過誘導免疫系統識別病毒蛋白,并通過免疫受體產生免疫反應,從而抵御疾病。
3.生物標志物:受體的表達和功能狀態常常被用作疾病的生物標志物。例如,HER2受體的檢測可作為乳腺癌的診斷標志物。